首页 旅游动态 新业态                 登陆
旅游动态 目的地 在线旅游 航空 酒店 旅行社 景区 新业态 智库专栏 科技 节会 乡村 评论 招商投资 专访

 

首页 > 资讯频道 > 旅游动态 > 正文
 

临沂沂南县:旅游发展全域“绽放”

2017-05-15 10:48:04    来源:临沂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作者:    阅读:  字号: T   T
 

  近年来,沂南县以精品的项目、完善的配套、精准的市场、优越的环境、创新的机制推动旅游业全区域、全要素、全产业链均衡发展,走出了一条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县域旅游发展路子,已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在旅游发展热潮中成为县域旅游发展中一匹强劲的黑马,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年增长都在20%以上。2015年被列入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

  立足资源做精品  旅游产品全域优化

  沂南县是一代智圣诸葛亮的出生地成长地,享誉世界的诸葛亮文化和汉文化是沂南县底韵厚重的历史文化名片;沂南县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中心,也是沂蒙精神和红嫂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丰富的红色文化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鲜明底色。以文化为基础,凭借遍及城乡的生态之美,沂南县放大旅游发展格局,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高点定位,不断优化“一核四带四大综合体”的全域布局。在突出县城作为旅游要素聚集地、经济增长极的核心统领作用的同时,发挥西部、北部地区的生态、民俗资源优势,夯实产业基础。

  沂南县还积极实施“旅游+”战略,引领产业融合,充分释放旅游业带一产、强二产、优三产的产业优势,带动传统产业向纵深发展,实现三产融合、三产互助、三产联动,形成全产业链条。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跨界融合,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发展,衍生出新的创业空间的同时,还拓宽了旅游发展外延。

  旅游+农业,实现马泉休闲园由农业园区向休闲养生农旅融合园区的转型升级,湖头镇六棵树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精品采摘、草莓文化主题展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精品项目。汶河、沂河、沂蒙生态大道、红色旅游专线形成两河两路乡村旅游带状集群,发展了五彩庄、新立村、后峪子、三山峪等以休闲采摘、观光农业为特色的旅游特色村,直接带动农民就地增收、农产就地增值、农民就地就业。

  旅游+工业,坚持厂区就是景区、产品就是旅游商品,重点打造了泉润食品、迪雀食品等10处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大力培育五福山鞋艺小镇、崂山矿泉水等工旅融合项目,着力打造新型工业休闲体验游。  

  旅游+文化,做活诸葛亮文化、汉文化、红色体验文化、沂蒙民俗文化四篇大文章,打造诸葛亮文化旅游区、沂蒙红嫂文化旅游园区、竹泉村、红石寨等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形成“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的文化旅游品牌。

  旅游+文创+生态建筑,发展了朱家林生态艺术社区,已建成乡村美学馆、精品民宿等项目,被确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

  如今,沂南县已成功打造18处A级旅游景区。其中智圣汤泉建成江北规模档次一流的养生温泉;竹泉村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所在的常山庄村获评“CCTV中国十大最美乡村”、“  中国传统古村落”;红石寨旅游区建成省内外知名的汽车露营地,马泉休闲园、朱家林生态艺术社区、布拉格香草园等乡村旅游项目繁星点缀……在大项目引领下,全县形成了温泉度假、红色经典、乡村休闲、历史文化相互融合、协同发展的全域旅游产品格局。游客置身其中,春季可赏花采摘竹泉村踏青,夏秋可访古戏水红石寨露营,冬季可滑雪泡汤过大年、影视基地当演员”,可谓活动节会不断、四季饱满、淡季不淡。

  “标准化”落地生根  旅游服务全域提升  

  全域旅游发展离不开沿途优美的景观环境、离不开便捷快速的区域交通、离不开细致入微的公共服务、离不开安全品质的食宿配套。沂南县以“宜业宜居宜游沂南”建设为主线,从旅游公共服务的“毛细血管”和“微循环”入手,大力优化旅游服务发展环境,构建“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形象”的全域旅游服务环境。

  打造“全域景观”的生态环境。树立“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和“乡村即风景、人人即风景”的人本发展理念, “美丽城市”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齐头并进,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全县开展了大规模矿山治理、畜禽养殖治理、城乡环卫一体化、路域美化绿化等环境治理工程,全力打造“最美路上风景”。   

  构建“快旅慢游”的交通网络。按照旅游发展交通先行理念,积极推进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实施了沂蒙生态大道、红色旅游专线、沂蒙泉乡大道、彩蒙山环线、高湖环线、西外环北通等40余条旅游道路建设,将全县主要景区及旅游扶贫村串点成线,沿沂河、汶河建设的城市绿道、骑行游慢道不仅是当地居民更是外来游客休闲放松的好去处。知豆电动汽车城市共享系统和自行车公共服务系统的推出,不仅方便本地居民出行,更解决了游客“最后一公里”的通景难题。

  健全“精旅精游”的公共服务。游客满意度的提升离不开规范精细的旅游服务,而全域旅游服务体系的打造离不开“标准化”这一总基调,沂南县从标准化建设入手着力健全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根据城市旅游公共信息导向系统设置标准,在旅游主干道、景区周边,新增和改造116块旅游交通指示牌,竹泉村、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红石寨、智圣汤泉、马泉休闲园、诸葛亮文化旅游区等主要旅游景区全套更新了中英日韩四国语言导向标识,规范的标识体系成为外地游客沂南之旅的无声向导。功能完备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公共厕所等设施为游客提供温馨便捷的旅游服务。

  完善“智旅智游”的信息服务。深入实施“旅游+互联网”智慧旅游引领工程,结合智慧城市建设构建了PC网站、移动网站、公众微信平台、官方微博、网络旗舰店等多元化网络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实现4A级旅游景区、3星级以上酒店游客集中区域无线网覆盖。

  乘上改革“快车”  旅游发展动力倍增  

  2015年12月,沂南县被国家旅游局列入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成为全国列入试点的5个县区之一。紧抓改革机遇,沂南县着力破解制约旅游发展的体制机制,优化要素配置,吹响了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嘹亮号角。

  县委、县政府将旅游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统筹调度、先行先试。在旅游管理体制改革中,顺应综合产业综合抓要求,积极推动由旅游部门的行业管理向多部门联动的社会综合治理转变。成立了旅游发展委员会,增加旅游综合协调等职能,完善工商、公安、法院、物价、食药监、文明办6部门职责,创新实践,设立“旅游工商分局”、“旅游警察大队”、“旅游巡回法庭”、 “旅游物价巡查大队”、“旅游食品安全巡查大队”、“文明旅游工作办公室”6大专业机构。同时,在旅游发展委增加一个内设旅游执法大队与六大机构联合执法,形成旅游发展委协调统筹下的“1+6+N”的旅游综合管理体制,同时健全了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多规合一”规划推进、乡镇旅游工作差异化考核等综合保障制度,凝聚起齐抓共管、合力兴旅的浓厚氛围。

  在实践中探索出“多规合一、整合统筹、创新共享、全域发展”的县域旅游发展新路径。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黄金周中,沂南县“1+6+N”旅游改革成果成效显现。县旅游发展委联合工商、公安、食药监、物价等部门联合执法,合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多部门协调联动优势极大发挥,为春节假日繁荣稳定保驾护航。整个黄金周沂南县累计接待游客46万人次,同比增长20.8%,未发生重大投诉事件及安全事故,圆满完成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的假日旅游工作目标。

  春风拂面朝夕起,奋楫远航正当时。2017年是沂南旅游业改革创新、提质增效的关键一年,沂南县将以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为目标,抢抓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旅游发展的政策机遇,努力实现全域旅游建设新突破。

 

 
 
上一篇:济南方特打造方特旅游节 助力槐荫旅游大发展
下一篇:5.12护士节,献给这群帅气的“南丁格尔”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平分秋色
平分秋色
携热爱出发,景田和《17号音乐仓库》逆风翻盘
携热爱出发,景田和《17号
《钢铁意志》掀起包场观影热潮  为新时代“钢铁战士”照亮前行路
《钢铁意志》掀起包场观影
速8酒店:丝绸之路上的免费住行
速8酒店:丝绸之路上的免费
 
 
栏目热门

 

 

旅游产业融合与智库服务平台
做行业产业链最优质的服务商
 
联系 | 合作
QQ:750989726
邮箱:lvyousd@163.com
服务信息 读者服务 大众旅游
旅游动态 招商投资 舆情 航空
智库专栏 权威发布 乡村 酒店
在线旅游 旅行社 评论 景区
微信头条 目的地 活动 节会
企业动态 新业态 科技 专访
登陆
注册
投稿
新闻线索
咨询建议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广告合作
网站声明
工作机会

 

大众旅游网  | QQ:750989726 邮箱:lvyousd@163.com    Powered by Empire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