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中,护士,是什么样子的?
娇小可人、温柔似水、闲静如水,态度可亲。
是的,对大多数人来说,护士的形象,就是女孩最美好的形象。
但是,还有一些护士,他们高大健壮,沉稳体贴,和女护士一样温柔可靠,却又比她们多了些许坚毅的气息。
今天,让我们走进临沂市中医医院,亲身感受这些特殊的、充满着“阳刚气”却又让人安心的男护士们吧。
静配中心的他:只愿做个“安静的配药人”

每天凌晨5点05分,当大多数人还沉谧在梦乡的时候,静配中心孟凡昊在床头的闹铃又准时奏起清脆的响声。从大学毕业到工作已有一年有余的他,早已适应了这一切。
孟凡昊家住在市人民广场附近,每天早上坚持骑车上班。按他的话说,“对解放路的一草一木都烂熟于心”,“每天清晨,陪伴我们的除了淡淡的星光,就剩下灯光下那拉长的影子了。”
在孟凡昊看来,夏日里早起还算舒服,每到冬日,那段早起时光,是“最难熬的时段”。
这天正值雨天,清晨不到六点,天空下起瓢泼大雨,孟凡昊打着伞踱步前行。这或许是中医院一天里最静谧的时刻。
清晨六点整,穿过静配中心道道厚重的铁门和曲折的科室,孟凡昊熟练的洗手,穿工装……在控制室,他熟练地开启净化系统,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配置药品的流程复杂繁琐又谨慎细微,孟凡昊用这样八字形容眼前的工作: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在他眼里,这里是对病魔吹响冲锋号角的第一阵地,配药环节直接关系病人安微,容不得万分之一的马虎!

“我喜欢这份工作”,孟凡昊淡淡的说,“这可能就是兴趣吧,现在的我很享受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乐趣,很喜欢这样的氛围环境。当然,我更清楚这份工作意味着什么,病人需要正确的药品抵御疾患,我们则需要正确的态度配置药品”。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这大概是最好的诠释。
手术台上的他:默默扛起了医生的责任

手术室前,记者看到了正值夜班的舒继坤。此时他已经在手术台上连续奋战了十个钟头。而现在,他将坚守完今日工作的最后一台手术。
看到他时,他正在洗刷台繁琐的洗手,以准备接下来的手术。
当幽闭的手术室将灯光再次打起,舒继坤又忙碌了起来,他将繁琐的大小工具和设备按照规定,一件件轻巧的放在手术车的指定位置,熟练有序的动作背后,离不开的是日复一日的操作和细心。

再看到他时,已经做完了手术,脸上布满了倦色。在聊天中,才得知他已经十个小时没去厕所了,晚饭也没来得及吃。看着记者一脸惊讶,他莞尔一笑,这些事情在他来说再熟悉不过。
舒继坤家住在离中医院不远的地方,这是一套结婚准备的新房,墙上随处可见的是两人的结婚密照。忙碌了一晚的他,一进门却扎进了厨房,“媳妇怀孕了,还在工作,每天我有空就做好饭送过去。”他边说,手里已经拿起了一根茄子。
谈到自己另一半时,这个89年出生的汉子在眼角闪烁出泪光,“太愧对她”,舒继坤这句话足足重复了好几遍。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每天早出晚归的他很难有空陪伴媳妇。“有时候也在反思自己,为什么总是把最好的一面留给病人,而把不好的一面留给家人,有时候对她总是太苛刻……别人的媳妇怀了孩子都娇养着,自己有时候还抱怨她。”谈到这里,舒继坤的眼眶已经湿润。
而对于自己的这份工作,舒继坤有这样一种认识,“其实很多人对我们(男护士)还是有所误解。实际上,虽然性别不同,但在对病人的工作态度和责任上,我们和任何人都没有差别。”针对社会上一些对护士错误的认识,舒继坤长舒了口气,“刚实习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尴尬,很多女患者看到男护士,会很本能的排斥,最近几年因为观念开放,这方面有所缓和。有时候真想告诉她们,你面前的这个人,同样会为你的安全保驾护航”。
不管有再多理解与不理解的存在,生活都会继续。这个手术室中的男护士,还会在手术台前燃烧着生命,捍卫着护士的本责。
心内科室的他:身上穿着铅衣,心中背负使命

在心内科室,记者见到了唯一的男护宋博。看到他时,他正仔细的在给病床上的一位老伯扎针。隽秀恬静的脸庞和一双浓眉,是他留给所有初见者最深的印象。
待记者说明来意,病床上的老者莫名激动起来,他言语有些语无伦次,双手在空中颤巍的划动,毫不吝啬夸奖面前这略显稚嫩的男孩:住了这么多院,第一次遇到这样细心的……态度好!服务好!……你们一定要多宣传……倒是宋博有些局促不安,脸上泛起一圈红晕,他弓着腰,伸手在老人手上的扎针处又抹上了一层医用胶布。
照顾好老人,宋博匆匆洗了把脸,10分钟后,他要进行一台心脏介入手术。
由于心脏介入手术会产生辐射,手术开始之前,宋博提前换上重重的铅衣,再配上一条同样沉重、起到防护甲状腺作用的颈围。远观铅衣,如同一件无袖“铠甲”,从上身垂至小腿处,一件重30余斤,所有的重量全部集中在肩上。穿着上这样一件铅衣进行手术操作,难易程度可想而知。
三十斤重的铅衣,宋博一穿就是一上午,再脱下时,浑身已经酸痛的不能直立。

而身体损伤远非肉体的疲惫所止,手术中射线对身体产生的辐射危害才是医疗工作者最大的威胁。虽然铅衣覆盖的地方可以保护身体不受辐射,但裸露铅衣外的手、头等部位则赤裸的暴露在射线下,容易受到较大的辐射。谈到这点,宋博用偶然性和必然性一语带过,“从偶然性上来说,因为身体机能千差万别,有些人可能很长时间也不会产生影响,有些人可能一次就会损害身体;从必然性的角度说,从事这个行业的我们,日积月累的在手术室,注定会损害身体,这点是没法避免的”。
尽管从事的职业存在风险,宋博却一脸坚毅,“我肯定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干下去,直到身体不允许为止吧!”谈到从事职业的动力,除了对病人责任感外,宋博还谈到了那个“她”的影响:从宋博口中得知,如今女朋友和他一起同在中医院从事护士这一职业。为了方便工作,他们一起在附近合租了一间房子。在他看来,每天陪着女友回家的这段时间,是自己最幸福的时刻。而现在,宋博和女友有一个梦想,就是以后买上一套房子,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停泊的港湾。
面对眼前这个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年轻人,海子的那首金句在我脑海回荡: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ICU的他们:生死门前,我们替你守护

ICU,即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这是守卫病人生命线的最后的一块高地,也是医疗工作者最危险的“战场”。在这片与疾病寸土必争的焦土上 ,又岂能少了男护的影子。
实际上,由于科室的特殊性,ICU成为了很多男护“大展拳脚”的舞台。看护重病号,搬运各种器械,人工心肺复苏……他们把性别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张东平和黄建福,这是中医医院ICU中活跃的两个男护。巧合的是,两个都长得高高瘦瘦,身材相仿的他俩站在一起活脱脱兄弟的既视感。
89年出生的张东平是个地地道道的足球球迷,最爱的球队是山东鲁能。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临时加班和通宵已习以为常,这让他很难收看周六日鲁能的比赛直播,谈到足球和工作,平日痴狂足球的他却一脸严肃,“这和工作是两码事,足球是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工作可能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一场足球赛不看,心里只是多了几分念想,没照顾好病人,没准会是一辈子的遗憾。”

由于身处在重症一线,未知的危险始终如影相伴,对此,张东平有自己的一番体会,“如果说危险对医生来讲是把刀,我们科室可以说就游走刀刃上。”已经在这份工作上坚守多年的他,话语间流露出的更多是执着的热爱,“可能这就像球场上的比赛一样吧,进球是每个接球传球的细节上的积聚;在病房里上,病人的康复离不开每个细微小事的累积。在这里工作了这么久,每天看到形形色色的事情,总会因为病人的逝去伤心,更会因为病人病情的好转而开心。”
可能看多了太多的生死别离,张东平对生命的感悟也愈发成熟,“死亡就是自然界的一种正常现象吧,坦然看待它就是,当下最要紧要做的,就是做好每一件事,这才算是对死亡最好的尊重”。
相比起张东平,同为89年出生的黄建福明显腼腆一些,没怎么说话,只是专心在一旁给病人擦脚。他半蹲着身子,脚尖掂地尽量保持平衡,一只手小心翼翼的把病人的脚微微抬起,另一只手用蘸湿的毛巾轻拂着病人脚面,脚趾缝处也毫不放过。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黄建福早已患上了腰椎盘突出,每做一个动作显得有些吃力。
而在黄建福看来,他所做的一切和病人的康复相比起来都不值一提。在黄建福的内心深处,始终有这样一种执念:力所能及的帮助每一位患者。日常工作中,他也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的心愿……

写在最后的话:在采访即将结束时,张东平向记者吐露出自己心中的“秘密”:在今年5.12日这个护士的节日,他将与同为护士的女朋友登记结婚。“在自己的节日,也算是留下自己最美好的时刻吧!”
对他俩来说,在这个神圣的日子,或许没有什么比这种方式更能表达内心深处对这份职业的爱。
让我们在这个节日,祝福他们,祝福所有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