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管光前 陈玉
今年以来,面对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临安区科技局围绕区委区政府年度十大改革目标,全力开展企业技术攻关模式创新。组建党员专业服务队,积极开展党员领衔服务竞赛,全力推进主题教育和“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创新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为企业创新破难,出谋划策,加油鼓劲;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临安和贵州施秉两地开展东西部协作扶贫点亮科技之光。

改革助力为临安新制造赋能
在前不久举行的临安区2019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答辩评审会上,一个关乎5G应用研发项目的亮相,让现场的专家评委和观众为之一振。这款名为“5G基站及汽车雷达用高频微波覆铜箔基板”,是制造5G通信电子元器件线路板的基础材料。
根据项目负责人介绍,5G通讯的信号特点是传输频率高、速度快,但是距离短、功耗高,对电子元器件及线路板基材的技术指标和稳定性提出了极其严苛的要求,传统的覆铜板已无法满足制造需要。作为省内“5G产业联盟”单位,专业从事高频、高速覆铜箔基板材料研发的杭州华正新材料有限公司,通过与国内几大5G设备供应商以及电信公司的协同创新,成功研发出介质损耗低、介电性能稳定的 5G通讯用高频、高速覆铜箔基板,可应用于5G基站天线、无人驾驶汽车雷达、大数据服务器等5G发展重点领域,打破了国外长期以来的技术垄断和产品封锁。目前,该项目已通过答辩评审,顺利列入了区级技术攻关专项,并实现产业化。华为、中兴等都已成为华正新材的二级供应商。
为华正新材“扶上马送一程”的是今年临安区委区政府实施的企业技术攻关模式改革所释放的能量。
今年以来,面对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临安区政府把实施企业技术攻关模式改革作为政府十大改革项目之一。全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协同创新,为企业发展赋能。
作为改革项目的牵头单位,今年年初,临安区科技局围绕“全年力争解决5-6个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难题”这一目标,结合“三服务”活动,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攻关模式创新。通过深入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收集了180多个企业发展技术难题,通过筛选确定了5G光电器件、微纳智造、复合装饰材料、智慧照明、设施农业六大领域7个产业,作为年度关键技术主攻方向,通过举办答辩评审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等形式,助力关键技术攻关。截至目前,已先后组织了2次评审会,共有10个项目亮相答辩,7个通过了专家评审,进入立项程序。
除了举办答辩评审会,临安还将征集到的企业技术难题分类建立企业技术难题库,与100名相关领域专家对接合作,建立科技服务专家库,分行业开展技术攻关指导,举办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临安专场企业技术攻关对接会,与两所高校签订了在临建设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协议和校企技术攻关协议,进一步推进政产学研合作。
今年底前,临安科技局还计划赴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进一步加大校地、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的力量。
基层“三服务”有事您说话
除了合纵连横谋创新,临安科技局还躬身基层送服务。
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临安的一家农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农林基质、专用有机肥生产。该公司利用临安山核桃蒲壳、养殖畜粪等废弃物生产育苗基质,为粮食安全、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大作用。前期,因资金、用地等要素制约了企业发展。
临安区科技局在开展“走亲连心三服务”(简称三服务)上门走访过程中,得知该情况后,立即会同属地镇街及相关部门,制定落实帮扶措施。推荐和指导该企业产业化扩建项目申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项目,成功获得600万元融资,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同时积极对接锦北街道帮助企业在马溪孵化基地租用了1200平方米临时厂房,为企业落实了项目中试场地。还通过部门联动,为企业加快项目申报审批开辟绿色通道。
为锦海农业破解发展要素制约,只是今年以来,临安区科技局在开展“三服务”活动中,入企解忧破难的个案之一。
今年以来,为扎实开展“三服务”活动,临安区科技局制作了“科技店小二 党员急先锋”联系服务卡,组建了“惠民服务团”、“攻关服务团”、“外专服务团”、“双创服务团”四支党员专业服务队,开展党员领衔服务竞赛。
“政策宣讲团”负责走访结对村和社区,在基层、企业、群众中宣传科技经济法规政策和社会民生法规政策;“攻关服务团”负责走访科研院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企业研究院(研发中心),征集企业技术难题和行业攻关难题,对接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等;“外专服务团”负责走访外国专家聘请企业,服务外国专家就业就医就学,指导开展外国人才项目申报;“双创服务团”负责走访双创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单位,指导开展创业服务、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科技型企业创建等。
全局机关干部则分头联系125家重点企业、科研院所和孵化平台,每季度开展集中走访、政策宣讲和座谈交流,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对接金融、市场、技术等资源。
截至8月底,四支党员专业服务队已累计开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孵化器专场政策宣讲、镇街专场政策辅导等培训19场,培训企业850家次;座谈交流15次,走访服务企业、院所187家;派发“科技店小二·党员急先锋”联系服务卡700余份、“临安区科技政策汇编”2200余份;协调解决各类实际问题61余个。还对青山湖科技城28家科研院所进行了全方位走访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为近期即将召开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发展痛点破题对接合作洽谈会,提供了基础材料。
点亮农村发展的科技之光
山核桃和菜竹一度是临安农村百姓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被誉为临安“摇钱树”。但经历多年的持续经营,两大产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现象。一些山核桃树因病减产甚至死亡;菜竹林也普遍面临退化而抛荒。
为给百姓增收开辟新途径,今年以来,胡树恒、顾建强、戴杨鑫等一批科技特派员,分头深入岛石、太阳、於潜等镇,为枯死山核桃树的再利用和退化竹林改造寻求新出路。
经过一年多的研发经营,胡树恒的“枯死山核桃树段木食用菌栽培示范项目”已在山核桃林下成功培育出黑木耳;顾建强“竹改稻技术研究及示范”,在太阳镇也成功地对近千亩退化竹林实施“竹改稻”,昔日近乎“零产出”的竹林,如今亩产达千元;戴杨鑫则在於潜镇光明村大力推广“竹改稻”、“旱改水”,并套种套养荸荠、龙虾等,使“零产田”,成了“多产田”……
胡、顾、戴三人只是临安众多深入田间、开展科技惠农的科技特派员的典型代表。正因为他们的心系山林、躬耕乡野,点亮了农村发展的科技之光,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重要力量。
临安区科技局作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牵头部门,高度重视该项工作的落实落细。在科技经费中增设了科技特派员专项,为科技特派员落实了生活补贴和科技项目经费。为确保选派的“派有所需,派有所用”,在特派员选派之初,临安区科技局对所有镇街的需求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以镇街需求为出发点进行选派,实现了镇街选派全覆盖。
此外,还对选派人员的服务时间也做了严格规定,要求每年确保有一半工作时间驻点服务,承担至少一项以所驻镇街为申报主体、与所驻镇街农业企业(基地、合作社等)合作的科技开发和示范推广等项目。为特派员考核设计了“日常考核+年度考核+期满考评”、“自我评议+入驻镇街初评+综合评定”的双评价考核体系,倒逼每位特派员潜心服务基层,真正派有所为。
过去两年来,临安共实施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26个,推广新技术近40项,引进各类新品种20余个,培训农民4.38万人次,辐射带动约5万人就业。今年,临安还首次从浙江农林大学选派10名老师到基层服务,而且首次把科技特派员选派到部门和企业开展服务,使选派制度与“三服务”实现了完美融合。
临安科技局赴贵州施秉县积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通过输血+造血的双重扶贫模式,在施秉建设光伏发电项目和中药材共建基地,并为当地培养相关技术人员。目前,投资60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投入使用,预计年发电量7万千瓦时,每年可为当地节约电费3.5万元,可在未来20年为当地创造稳定收益。联建的中药材基地也已经开始收获何首乌。去年,经临安科技局牵线,2018年杭州华东中药饮片公司以高于市场价4元的价格向基地收购了部分何首乌。眼下,临安正帮忙协调与浙江农林大学开展合作,研制何首乌酒和何首乌食品,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眼下,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临安区科技局正在全局党员干部中火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通过聚焦科技系统党的建设中的难点问题,聚焦科技系统队伍建设的长远问题,聚焦并联系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创业者和企业家的“关键小事”,使主题教育成为全体党员干部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动科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为此,将开展企业技术攻关模式改革再深化、“科技店小二·党员急先锋”党员领衔服务比拼再深入、全区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等九项重点工作。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面对面征求企业发展的意见建议,指导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提升企业、群众和基层的获得感。结合国、省、市企业研发机构、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申报认定和国高企、市高企、雏鹰计划等企业主体培育申报认定,以及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实施、企业技术攻关模式改革、外专服务等工作,继续深化党员领衔团队比拼服务。有针对性地开展跑基层跑企业调研服务活动,宣传科技新政,组织专家进行一对一辅导服务。
以“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技术攻关服务模式,组织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政产学研对接。同时,启动区本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把相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纳入立项计划,对“两库”对接项目给予政策支持。与高校院所联合举办产学研专场对接活动5场以上,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有效对接落地。并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向其他重点产业和相关行业领域复制推广,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将主题教育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相结合,狠抓“国高企”培育、推进高新产业发展提质增量、“科技下乡”服务乡村振兴、打造“双创”升级版等工作重点,确保高质量完成各项重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