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山丘,不是无人等候,而是人声鼎沸。”
11月29日,在2018华住世界大会上,华住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做出如此感叹。2018年对于中国酒店行业、对于整个大的经济环境,都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越来越多跨界巨无霸的到来,季琦的思考和新的认知又是什么呢?

中国人喜欢“8”,不过有意思的是,每个逢“8”的年份,中国总遭遇一些大事。2008年是金融危机,2018年是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影响着我们每个人、每个行业,不仅仅是中国,全世界各行各业都受中美贸易战影响。酒店行业首当其冲,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影响的话,那就是不确定性。
这两年共享经济兴起,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房子、共享办公……其实到今天看,不管是Airbnb,还是WeWork,在中国都没有形成它们在美国本土那种所向睥睨的态势。
很多共享领域的创业公司已经破产或被收购。共享这个风口,在中国基本上过了它最疯狂的时代,将来会不会再起?我的结论比较悲观。
2018年,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作为平台的OTA开始涉入供应链,携程入股东航,飞猪推出智慧酒店。BAT实际上都在渗透他们的上下游,尤其是通过各种OTA,比如百度通过携程,腾讯通过同程艺龙,OTA开始往供应链渗透。携程不久前推出了丽呈酒店品牌,甚至想在非标住宿品牌这一块有所发展。
当我们看到这些新趋势的时候,来听一首歌,李宗盛的《山丘》。
李宗盛人到中年,越过山丘,发现无人等待。他想表达的是人到中年后那种苍凉和孤独。
华住成立十三年,虽然我们还没有人到中年,如果把华住这些年走过的路程也比喻成翻个山丘,我们本来以为华住足够优秀和了不起,然而翻过山丘后却发现,不是无人等候,而是人声鼎沸。
怎么样的人声鼎沸?
巨无霸无处不在。
什么叫巨无霸?BAT是巨无霸,谷歌、Facebook、亚马逊是巨无霸。以后者为例,亚马逊只是顺带进入这个领域,因为它什么都卖,从卖书开始,卖电器、卖百货,现在开始卖酒店客房,未来可能进一步进入酒店行业。我们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山丘后面还有很多的网红酒店、IP酒店,它们特别时髦,擅用社交媒体,自带流量,在中国广受欢迎。它们的未来怎么样,我不知道,所有的红花都容易凋谢,但我希望网红和IP酒店不会如此。
还有一个现象,未来酒店集团可能是一种新型酒店集团,合并了流量和品牌。原来流量是在OTA端,品牌是在酒店这一端,有人想把这两个并在一块,华住实际上想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在中国经济下行的时候,有人说消费降级了,但我们看在一线城市消费并没有降级,反而在继续升级。有一个词讲的比较正确,叫消费分级。我们可以把中国社会分为五层:顶层占1%、高层占6%、中层占16%、下层占56%和底层占21%。
当一个企业创业时,优先紧盯下层上部和中层,这一部分人群对品牌敏感,有购买力,企业可以迅速建立品牌。但是野百合也有春天,我们今天看到的消费降级,实际上是底层以及下层下部的人,他们消费的崛起。
中国阶层是倒金字塔型,消费分层使得各个阶层都很热闹。大众阶层的城市人口就有3.4亿,这个市场足够大,比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要大。
市场是在进一步深入、渗透。从无到有,从有到好,从好到不断细分。2018年这个趋势更明显,首先是底层人群消费觉醒,其次是中高端人群的消费升温,很多中高端品牌今年雨后春笋般出现。高端品牌也一样,在外部品牌衰败的过程中,中国本土高端品牌和高端消费者都在逐步崛起。
最近华住在探索国际化,其中有一个结论:中国是全球单一的最大市场。
酒店业最好的市场只有两个半,一个是美国,它缔造了过去全球前十酒店公司和酒店集团。第二个就是中国,中国是比美国更大的一个单一市场。
还有半个是欧洲,欧洲看上去欧盟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每个国家的文化不一样,语言不一样,货币也不一样,我只能称它是半个市场。
在中国单一大市场背景下,中国酒店行业的连锁化率仅仅20%,美国如今已经超过60%。
中国未来酒店市场还有什么潜力?
那就是中国的酒店市场如果要达到美国的市场化程度,还有10倍空间。所以难怪有这么多巨无霸往这个行业里扎,难怪我们翻过一个小山丘发现人声鼎沸,而非无人等候。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商业环境很特殊,有三个显著特点:
无险可守。
饱和攻击。
大兵团作战。
中国市场是一个大开阔地,对于华住这些过去已经占领了部分村庄的公司来说,基本无险可守,别以为华住有18个品牌,很牛了,有这么多加盟商很牛了,没有用。
现在的商业竞争一定是饱和攻击,大量的钱、大量的人、大量的流量、大量的资源。同时大兵团作战,不会小打小闹,三五个人在车库里创业没有可能。
牛文文曾讲过一句话:“在互联网时代,所有生意都值得重新做一遍”。
几年前我跟雷军同台演讲,当时看到BAT市值,看到雷军没有上市的小米的市值,非常自卑,别人已经几百亿、几千亿了,华住才十个亿。不过今天回头看,我们这个行业不单是值得做,而且是非常值得做,值得认真重新做一遍。
我十几年前开始进入酒店行业,觉得这个行业太好了,遍地黄金,竞争力非常弱,今天我再来看,依然是同样的感觉,整个中国酒店行业充满机会,充满挑战。那我们要怎么做?
重新定义边界。华住是不是未来就做酒店呢?是不是可以再做一点其他行业?
重新认识客户。我是60后,对80后、90后和00后不了解。这些客户我们要重新认识,他们做生意的方式不一样,建立信任的方式不一样,兴趣爱好不一样,价值观不一样,支付能力不一样。
重新建立组织。未来的企业没有一个明确的层次架构,不再是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监……整个企业的架构都会变的扁平化。
重新整合供应链。过去是买和卖,买东西、卖东西、谈价钱、签合同,今天可能不是这样子,我们叫华住生态圈,把供应链已经看成是自己的一部分,通过信息系统连成一个整体。毕竟每个核心企业都在试图整合供应链,建立自己的生态圈。
当然,随着重新定义的边界、客户、组织、供应链,利益也会重新分配。
2018年注定将是一个分水岭,看清楚这些趋势,我们要做更多的事情,只有不断尝试,才能不被时代淘汰,不被巨无霸围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