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莎琪,高校对外汉语老师、途牛旅游网等多个旅游网站的旅游达人。曾因授课照片登上《光明日报》头版被业内誉为“最美对外汉语老师”,受邀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河南卫视《井字对抗》等电视节目。在国内旅行的武汉、深圳游记曾登途牛旅游网等旅游网站的首页。曾在美国高校任教旅居一年、韩国交换一年,还带着婚纱到柬埔寨旅行,独自赴泰国志愿旅行等等。摄影作品曾获得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志愿者风采摄影比赛一等奖。热爱旅行,在旅途中透过镜头来记录美景佳人和感动瞬间。

记者:能具体说说旅行给你带来的影响和改变吗?
莎琪:之前在韩国交换和在美国工作期间也会去旅行,我觉这两段时间比较长异国的旅居经历让我变得更勇敢,更open-minded,有一颗更大更包容的心,会觉得这个世界很有趣很多元,让我很想去看看。自己以前是一个特别特别宅的人,20岁以前没出过广东省,直到大三第一次一个人坐飞机去韩国交换学习,后来就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敢”,敢一个人去这去那,有那么些一发不可收拾的意味。
记者:至今为止印象深刻的一次旅行是去哪儿?
莎琪:我觉得印象最最深的还是那两段时间较长的旅居经历。第一个是去韩国交换学习的一年。我在去韩国以前对这个国家不甚了解,去了以后发现她四季分明,街道干净,国人待人友好热情有礼貌。而且中央大学每个月都会给交换生安排各种各样的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去青瓦台总统府参观、学做泡菜、看乱打表演等等,既有趣又有意义。而且旅居韩国作为我第一个迈出国门,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一段经历,于我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还有就是美国,因为美国是一个特别多元化的国家,无论是从地貌,还是人文包括人种,所以它很包容。你会看到所有的精神所有的想法,在那里都是可以存在的,只要是有合理性的就没有人会去否定你。美国人整体拥有一种很洒脱很自我的生活方式,那种活在当下,及时感受并且懂得享受生活乐趣,重视生活品质,以及重视和家人朋友的团聚,同时又随性自由,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记者:为什么会想要当老师呢?
莎琪:最初是因为高三的语文老师对我特别好,我就想当一个跟他一样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于是报考了华南师大中文系师范类。后来因为大三去韩国交换,开始教韩国人中文,觉得特别有意思,保研就选择了中山大学的对外汉语专业。当时有个很理想化的想法就是像那些外教一样,每几年就去不同的地方工作,通过教汉语到全世界各地去旅居。但后来我发现,这种想法对于常规中国人来说不是那么现实,所以我的折衷办法是,寒暑假出去旅行或支教,平时还是留在大本营深圳,这样家人就不会有太多的反对意见。后来还有几次出国的机会,一次是去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做三年汉语老师,一次是作为复旦的外派老师出国四年,还有一次是去美国的私立学校的国际高中部,但家人都没有同意。因为在传统中国人观念里,女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就需要安定下来,所以我就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在高校当汉语老师,工作之余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包括参加最美体验师的活动,多去去走一走国内国外的线路。
记者:觉得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和旅行的爱好如何充实了你的生活?
莎琪:对外汉语和旅行其实是可以相结合的。比如可以边旅行边开展教学工作。在国外的话可以开汉语课,既是旅游体验师,还是汉语老师,一边旅行一边赚点旅费,自己感受别的国家文化的同时,向他们传播中华文化;在国内如果去乡村地区,可以给小朋友们开英语课。这两件事本质上都是走出去,进行多元的跨文化交际。我有一句很喜欢的话:辗转流年,只因年少。想出去走的人一定有一颗年轻的心,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对生活充满热爱,同时还有年轻的身体体能和学习能力,来应对旅途中的各种变化。
记者:带着婚纱去柬埔寨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
莎琪:其实这是一个有点曲折但也很有趣的故事。我觉得每个女孩子都对婚纱有着美好的幻想,有一个洁白纯美的公主梦。所以我们当时计划在柬埔寨拍一辑姐妹婚纱照。拍摄那天,早早起来穿好婚纱,自己简单化好妆,两人提着裙子就出门了。先在酒店附近拍,因为衣着比较华丽,路人看到都会投以友好又好奇的眼光,还会拿起手机拍我们甚至要求跟我们合照。接下来去柬埔寨的一个寺庙拍摄,本来已经检票准备入内了,但是却被某一个突然出现的机构工作人员要求办理外国人拍摄婚纱的入寺通行,300美金,甚至不让我们在寺庙周边拍摄。当时天气很热双方僵持不下,很多欧美游客都替我们抱不平,但对方依旧蛮横坚持,有些小冲突闹得有些不愉快,所以最后很遗憾没留下最有特色的柬埔寨婚纱照。虽然有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可现在想起来却不禁嘴角上扬。旅行就是这样,旅途中故事永远是最生动难忘的。
这是一个人生阅历丰富的女孩儿——在不一样的纬度总有未预见的相逢,在没到过的地方总有更奇妙的缘分,人生的长镜头应该有旅行有美景。因为丰富所以内涵,因为内涵所以沉静安稳。这是一个优秀的故事讲述者——最爱的真理总要用最美的风景来验证,而最美的风景总要靠最爱的真理来指引。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欢笑泪水,只为让更多的人爱上旅行,享受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