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了田野树林,看过了山岭丘壑,你是否想换一下“口味”?这里的山与众不同,这里的水与众不同,这里的乡村与众不同……
近年来,文登区充分利用樱桃节、沙雕节、温泉节、啤酒节、李龙文化山会等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节庆活动带动乡村游,搞好节庆及其他活动的创意策划,塑造“一镇一品牌,一镇一重点,一镇一名村”的镇级乡村旅游发展架构,形成以镇为单位的乡村旅游网络体系,并且,通过“全空间”、“全时间”、“全产链”——全生态发展,全面全新激活文登乡村游,用全域旅游新概念,领跑全新“乡村游”。
“全生态”发展,“全域旅游”新概念领跑全新“乡村游”
为推进全域旅游,文登区旅游局规划在未来2-3年内每个街道和镇办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资源优势,着手抓一个重点项目,包括青龙生态旅游度假村、西楼金岭小镇、九里牡丹园、天福国际度假山庄、沙柳现代农业观光园等。鼓励村镇以旅游为主题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并按照节庆的举办规模与活动内容给予主办单位一定的资金补助。
文登区旅游局根据中国新常态下的旅游市场,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创新驱动,独创“全空间”、“全时间”、“全产链”——全域旅游新概念,领跑全新“乡村游”。
为推进“全域旅游”,区旅游局规划在未来2-3年内每个街道和镇办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资源优势,着手抓建一个重点项目,打造“全空间”——重点项目体系,让“城市中央游憩区”、“呼雷汤温泉暨影视文化产业园”、“圣经山风景名胜区”、“南海旅游度假区”——4个重点项目成为文登发展“全域旅游”的新引擎、新抓手、新杠杆,撬动包括青龙生态旅游度假村、西楼金岭小镇、九里牡丹园、天福国际度假山庄、沙柳现代农业观光园等其他旅游产品的新发展、新腾飞。并继续鼓励村镇以旅游为主题举办大型节庆活动,同时,按照节庆的举办规模与活动内容给予主办单位一定的资金补助和其他相关支持。
文登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功能进一步完善,为游客提供了观光、休闲、采摘、体验、健身、娱乐等综合服务,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游客参与体验、现代农业示范、特色乡村展示、产品采摘休闲乐四大类型,文登“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泡泉”,形成了春夏秋冬“全年候”、“全时间”的乡村旅游产品及旅游格局。
目前,文登区目前(可去掉)共建设有国家级、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共12家,另有旅游强镇7家、旅游特色村14家,荣居威海市前列。
据文登旅游局局长马金波介绍,在山东省旅游局公布的(2015年)省级特色旅游乡村名单中,文登区龙山街道、宋村镇2个乡镇荣获“省级旅游强乡镇”,高村镇万家村、宋村镇山东村、米山镇西铺头村、界石镇梧桐庵村、界石镇宫家庄村等5村获评“省级旅游特色村”,山泰种养殖生态园有限公司、山东百岁谷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被评选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除此之外,文登区的西楼金岭山庄农业观光有限公司、厚德大樱桃专业合作社、兴能葡萄专业合作社等8家单位还被评为“省级精品采摘园”,而葛家镇盛大酒店、南洋综合养殖有限公司、界石镇三瓣石饭店等7个单位最终也荣获“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称号。
为了更好地突出文登的乡村旅游,文登九里水头社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园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园区中的水系、山系轮廓已现端倪。据了解,文登九里水头社区乡村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以唐代仿古建筑为主基调,建设酒店、宴会厅等服务设施,栽植竹子、牡丹等观赏性植物,打造水系环绕、山系连绵的人工景观,让市民在文登就能领略到富有江南特色的风光。
以游带农,乡村游助力形成“农家游”产业链
文登立足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加快推进旅游项目建设,发展以有机农业为核心的现代休闲农业,推动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型。
小山村有了大发展,不仅激活了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这盘棋,还让当地的老百姓得到了实惠,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每个周末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休闲度假,成为文登“农家游”的杰出代表。除了草莓大棚,西铺头村还建起了40多亩蓝莓采摘园及其他果蔬(杏、桃、板栗等)采摘大棚,一年四季都有新鲜可口的果蔬供游人采摘。
游客路雯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周末的时候,可以开着车,带着亲戚朋友,到这边吃草莓,摘樱桃,特别开心。
在西铺头村的带动下,耩南庄、东下庄、西长山、长耩等村也积极发展近郊生态游、景观游和采摘游等多种形式的“农家游”产业,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如今,米山镇围绕打造特色旅游休闲小镇的总体目标,结合镇域旅游资源,按照差异化发展的思路,着力打造“两山、一湖、一庄”四大板块,包含了采摘、餐饮、垂钓、登山多项旅游项目,成为威海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热点。
同时,将乡村旅游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做强做大贫困乡村旅游项目,努力实现群众脱贫致富。比如西山后村精准扶贫,加大“道路建设”、“环境整治”、“改厕工作”、“绿化造林”、“养老服务”等旅游扶贫措施,充分宣传旅游品牌,并与米山镇政府协调,依托现有的“今日米山”微信公众号, 整合威海日报传媒有限公司优势力量,全面阐释西山后村整体发展思路,特别是生态旅游、精准扶贫、服务贸易等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及时呈现发展的新动态、新亮点。
以游带农,以游扶贫,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采访时发现,像联合葛家镇政府、威海日报等传媒,利用村内现有的农业、果业资源,打造了第一届西谭家口村“世外桃源、乐享葛家”桃花节,短短一周花期内,慕名前来的游客达近万人(绝大数为自驾游),农家宴、生态集市、垂钓等为周边村民增加了不少的收入。还有投资120万元完成的4个蔬菜大棚采摘项目,桃花节期间采摘及日常销售收入约3万余元。其他利用村西庄子水库的天然优势开展休闲垂钓项目、依托村周边桃园打造的“桃域”项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成功举办了西谭家口村第一届“桃花节”,打造西谭家口村“世外桃源”的休闲养生形象,吸收村内剩余劳动力,给村集体和村民都带来了很大的收益。
乡村游带动了农村的发展,贯彻和执行着“山、水、文、村、田”联动开发的新思路,也为文登特色旅游产业增添文化名片,推动该区乡村旅游向品牌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持续、健康发展,发挥旅游业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融合带动作用,为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