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县内的微山湖,面积1266平方公里,是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景色秀美,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日出斗金”之称。红色文化、运河文化、渔家文化、历史文化等丰富多彩。大家耳熟能详的铁道游击队的故事,更是让微山湖享誉大江南北。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曲,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面对丰富的资源,近年来,微山县采取措施,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展示文化,实现了由微山湖文化到文化微山湖的转变,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物化的文化带动旅游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让文化吸引游人,光靠传说是没有吸引力的,必须让文化变成物体,实实在在的展现在人们眼前,才能吸引游客。近几年来,围绕红色文化,微山县建设了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山湖抗日游击大队纪念园,园内竖起了纪念碑,开辟了展室,竖立了英雄群雕,把英雄们的事迹一件件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依据历史文化,建起了微子文化园、张良文化园,规划建设了仲子庙、伏羲庙等。充分发挥民间力量,收集民间收藏家的藏品,建设了微山湖博物馆、微山湖民俗博物馆、鲁南民俗博物馆等7家博物馆,充分展示了微山湖的文化魅力,为游客游览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为展现自然风光,投资2.6亿元建设了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满足了人们休闲观光的需求,2013年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被评为全国十大魅力湿地,泛舟湿地公园,有一种船在水上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以运河文化为依托,微山县投资3亿元,对南阳古镇进行了保护式开发改造,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入选中国最美镇村。独山岛风景秀美,曾被孔夫子称道,在此讲学。社会贤达捐款100万元,在岛上建起了夫子楼。独山岛正在建设以民俗为代表的风景区。古运河岸边的驩城下辛庄,在中国乡建院的指导下,正浓缩运河文化,建设运河古村。游人走到每一处景点,都感到了微山湖文化的气息,物化的微山湖文化带动了旅游。2016年1—6月份,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8万人次,实现旅游社会综合收入达14.3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20.5%和21.2%。
展示文化推动旅游
沉淀的是历史,流动的是文化。为展示微山湖文化的魅力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来微山湖旅游。微山县已连续举办了23届微山湖荷花节,以荷为媒,宣传微山,推介微山。通过连续不断的宣传,微山湖荷花节已成为一个知名品牌,深入人心。殷微子,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孔子是其第十九代孙。死后葬在微山岛上,微山湖,微山县均因其而得名。殷氏后人遍布世界各地。去年,殷氏后人代表3000多人聚集微山岛,举办了殷微子(国际)文化节,影响甚远。仲子庙坐落在鲁桥镇仲浅村,仲子后裔在此已举办了19届仲子文化节。另外,微山县还举办了芦苇节、采摘节、游园节、骑行节、螃蟹节、大学生旅游节等,常年举办的节庆活动在10个以上。通过各种形式的节庆活动,淋淋尽致地展现了微山湖文化,丰富了旅游内容,吸引了游人。
商业化的文化拉动旅游
微山湖有鱼类78种,水生植物213种,鸟类209种;物产丰富,日出斗金。水中的千亩、万亩荷花,接天连日,每年夏季吸引无数游人前来观赏,满湖的芦苇郁郁葱葱,成为天然屏障,当年,为沿湖铁道游击队等抗日武装做出了贡献。成群的鹅鸭,每年产蛋500多万枚。对于这些物产,微山县有关部门都把它赋予文化的元素,开发出系列产品,然后转化成商品出售。目前,仅荷叶一项就开发出了荷叶饮料,荷叶茶,荷叶装饰画等10多个品种。吉林人殷广山,被微山湖大面积的荷花所吸引,来微山开发了荷韵系列荷叶装饰画,获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金奖,并被批准为山东省旅游商品开发基地。叶旭创办的荷乡手工艺厂,研制开发了以芦苇画为主的系列产品,供不应求。微山湖“龙缸”牌松花蛋不仅成为游客来微山湖的必买商品,而且出口国外,畅销不衰。经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以微山湖特产为主加工的旅游商品已达10多个种类,100多个品种,满足了游客来微山湖购物的需求。
营销推介宣传文化
微山县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策略进行旅游营销推介。在推介中,紧紧抓住微山湖文化这条主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进行宣传。县旅游局编辑出版了《微山湖文化漫谈之一之二》、《微山湖旅游服务手册》等19种资料,每天编发一期微信。今年先后到济南、北京、上海、郑州等地举办了推介活动;同时,邀请泰山旅游联盟、北京易游假日联盟来微山湖踩线考察;邀请中央电视台美丽中华行栏目组为微山湖湿地拍摄了专题片,突出宣传了微山湖文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