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济宁全市旅游系统就全域旅游进行了专题培训。此次培训邀请了南京中陆必得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陆乃高作了《济宁市全域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引领下乡村旅游升级与目的地建设》的专题讲座。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班子成员、市旅游发展委及所属事业单位科(室)负责人、县(市、区)旅游局主要负责人和2016年度“文化济宁金牌导游”参加培训。此次培训由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副调研员张兴春主持。
陆乃高指出,全域旅游实际上是升级版的“旅游+”概念,是旅游景点建设+整体旅游环境营造,旅游服务+相关产业。全域旅游的初衷是打破孤立的景点旅游和单纯的门票经济模式,从封闭的景点建设走向景点与周边环境联动,从单纯的门票经济走向更深层次的服务经济,从单纯依靠旅游行业和部门的力量发展旅游走向与相关产业和部门更深入互动来提升综合效益。陆乃高就全域旅游解读、概念、实践和打造等方面做了重要阐释。
他强调,全域旅游是一种新的主客和谐共处,共建和共享的旅居生活方式,通过发展全域旅游,可以使游客更加深入地体验社区、风土人情提升旅游品质,居民可以广泛享受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便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知识信息、文化交融等实实在在的利益。他表示,济宁旅游在今后发展要充分利用全域旅游资源无限制、行为无框架、体验无穷尽、消费无止境的特点,做到旅游产业无边界、旅游发展无约束,从而形成全新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产业和旅游市场。
张兴春在主持中表示,坚持全域旅游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全面系统提升,是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强市的重要举措。当前,旅游业已从“景点旅游”演进到“全域旅游”的新阶段,我们要积极适应“全域旅游”大趋势,以全域的理念、全域的视野,把整个济宁市域作为一个大景区来谋划。要按照全域旅游要求统筹规划,做好旅游规划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乡建设等规划的统筹衔接、多规合一,按照全域旅游要求整合资源要素,对全市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设计、有效整合,打破地域、行业、所有制等方面的界限,要按照全域旅游要求建立大旅游工作机制,实现全市域旅游营销系统化、一体化,实现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跨越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