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山东旅游融媒中心发布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业当天垃圾多 不能仅仅声讨游客》一则新闻,引发了广大网友以及业内人士的热议。位于山东临沂的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开业当日,吸引了众多游客。人气得到极大提升之时,景区垃圾成堆的现象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景区垃圾遍地到底是谁的责任?

业内学者认为,面对景区堆积如山的垃圾,不能一味声讨游客,更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景区的服务、监督、引导和管理。景区产生的垃圾,不仅是游客的个人责任,也属于景区旅游收入的副产品,需要景区和游客双方共同处理。
游客素质有提升
每当周末和节假日来临,越来越多的上班族会选择和家人一起出行,享受来之不及的闲暇时光。而对于景区工作人员来说,假期反而成了他们最繁忙的时候。大量游客涌入观光景区,景区的人气提升,不和谐的景象也随之出现。美丽的风景区垃圾遍地,由“赏心悦目”变为“不堪入目”,不仅破坏环境卫生,也会影响到游客自身的观赏心情。公民素质的提升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近年来,游客素质较以往已有了一定提升。公交车上循环播放的垃圾分类处理公益广告,随处可见的“请勿乱扔垃圾”的标志牌,都会影响市民的行为,长此以往,公民素质会逐渐提升。在垃圾箱安置数量较多的景区中,多数游客会及时把垃圾投入附近的垃圾箱里。


在网上一项名为“随地吐痰和乱扔垃圾的人为什么那么多”调查中,经网友投票,排名首位的原因项为“垃圾箱不是随处可见”,其后依次为“周围环境差”和“素质低”。可见景区的基础设施是否完备,垃圾箱数量、位置是否合理也是影响景区卫生的重要因素。
景区管理不到位
“游客太多了,一时找不到垃圾桶,垃圾随手拿着又不方便,所以只好扔了。”一位游客表达了公众的心态。景区游客数量多,产生的垃圾就多,但很多景区考虑到美观的因素,设置的垃圾桶数量却很有限。游客在找不到垃圾桶的情况下,考虑到会有环卫工人打扫卫生,垃圾会有人及时清理,自然就会“随手”扔掉。在沂蒙山银座天蒙旅游区中,有的游客将随身垃圾放在景区石头上,但是景区的环保人员并未及时发现。长此以往,垃圾积累成堆,严重影响了景区的卫生。景区方面如果垃圾处理投入不足,设施配备不到位,则很大可能会出现垃圾遍地的情况。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曾指出,“景区垃圾问题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游客买票进入景区游览,在付出金钱的同时应该享受到景区的管理。在游客制造垃圾时,景区有责任做好提前的准备,垃圾设施和相关的垃圾清洁人员应该到位。 景区依靠游客盈利,就应为游客服务。作为收费景区,收集、清送、处置垃圾,是构成其旅游产品成本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游客产生的垃圾,景区应设置数量足够、位置合理的垃圾箱来供游客使用。如果考虑景区风景美观因素,需要减少垃圾箱的数量,就应该增加清洁工人手,及时收集清运垃圾,给游客提供一个好的环境,确保游客享受到的景区消费和服务不打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