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济宁加快文化旅游强市建设的突破之年。济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把突破作为实现产业转型发展的发力点,将实现旅游业支撑县域经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三大突破”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快速发展,提升文化旅游对经济的贡献率,把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在旅游业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上求突破
2016年上半年预计接待国内游客同比增长8.2%,旅游总消费同比增长13.8%。在稳增长、调结构上,抓住市委、市政府确定今年要全力攻坚文化旅游的机遇,大力引导旅游投资和消费。在惠民生、稳就业上,抓住市委、市政府把旅游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六大行动”的机遇,分享旅游发展红利,拉动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按照市委、市政府把旅游业打造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部署要求,推动《加快旅游强市建设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力争到2018年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9%以上,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2%以上,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新突破。
在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上求突破
旅游业已步入大众旅游时代,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一步把全域旅游作为供给侧改革的着力点,以整合增加全域供给。加快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旅游业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到2018年,全面构建“处处都是风景、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全域旅游大格局。打造研学旅游先行区,以精品打造提升供给层次。培育评定100家特色研学游基地,推出研学旅游拳头产品,举办首届研学旅游节及研学峰会,打响“东方圣地”文化旅游目的地品牌。提升乡村旅游,以设施完善提升供给水平。全力推进旅游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乡村旅游十百千万示范工程”,到2018年,培育10个旅游强乡镇,100个旅游特色村,1000户乡村旅游示范户,带动10000名农民直接就业。开发旅游新业态,以需求拓展优化供给结构。《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发展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中医药健康、文化演艺、温泉滑雪等旅游新业态,优化旅游供给结构。”在5月16日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海航与曲阜孔子自驾游文化庄园有限公司签订石门山旅游项目协议,成为代表山东省签订的重大旅游项目之一。邹城“邹鲁一号”露营地项目6月份已投入使用。济宁旅游的新产品、新业态助推供给结构优化。推进智慧旅游建设,以大数据推进精准营销。与阿里巴巴、同程网、携程网等电商开展合作,做大做强同程网济宁旅游官方旗舰店,利用各大OTA线上资源推动济宁市旅游电商平台的资源整合。与公安、交通、商务等部门共享数据中心资源,建设济宁旅游大数据中心,实施精准营销。
在优化旅游业发展环境上求突破
聚焦旅游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增强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上求突破。济宁市是全省率先开展旅游委改革的4个试点市之一。借助旅游委改革的契机,提升综合协调和管理服务水平,变单部门的行业管理为多部门协调的综合管理,在增强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协调职能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
聚焦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改革,在发挥市场活力上求突破。深化与港中旅、海航、中青旅、康辉等大旅游集团的战略合作,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经营旅游业,助推孔孟之乡成为旅游投资热土。组建旅游企业集团,形成以旅游集团为骨干、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旅游开发新格局。
聚焦旅游惠民生体制机制改革,在增强产业惠民实力上求突破。在曲阜、邹城、梁山等重点旅游县市区率先设立旅游警察,推进旅游执法专业化、规范化、法制化。创新“济宁旅游惠民一卡通”发售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惠民政策的“直通车”。在全社会营造文明有序的旅游氛围,真正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惠民产业,共享旅游业发展红利,提升群众和游客的满意指数,切实把旅游业打造成全市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