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琦(化名)今年7岁了,目前上幼儿园中班。
来我院治疗前,病情表现为:主动语言少,不爱讲话,在家里以及在学校都基本不跟人主动讲话;理解力差,在家里大人讲话时没有反应,课堂上回答问题也总是回答不出来;一些简单物品不会指认,也无法分辨不同的颜色跟形状,注意力经常不集中;

一些简单的指令能够听懂,有时听懂却不会表达出来;生活上一些事不能自理,例如不会穿衣服、系鞋带等等,平常都是由奶奶来照顾琦琦的生活起居;语言表达能力停留在3岁左右(治疗时已经七岁了)。
奶奶告诉我们,琦琦2岁半的时候不会讲话也不会走路,平常只能大人带他走他就走,要是身边没有大人也就不动,一直到3岁后才会走路,但还是不会讲话。
去年在家里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他在学校里总是坐不住、好动,老师在学校里管不住他。
爸爸告诉我们,“琦琦两三岁时有带他去老家省会城市去检查。他不说话,不发音,也做了智力方面的检查,医生说是智力不行。家里老人又说孩子还小嘛,说是再等孩子过一段时间再看嘛。这不孩子小、不爱讲话,这在我们老家那边也有过类似的案例,最后还不是会讲话了嘛,所以我们也就再等等了。”
“后来,我也试着在网上了解这方面的专家、医院,了解杭州市这边有什么医院可以治疗、哪个医院比较好?然后就查到了杭州复旦儿童医院。起初是在网上了解了一下,后来就直接带孩子过来看,最后也就给孩子办理了住院手续,安心的做康复训练。”

患者的主治医生陈虹告诉我们,“琦琦刚来的时候,已经七岁了。通过对他的临床病史的了解,得知他是在六岁才会说话,发现琦琦刚来诊室的时候他的说话能力是非常不好的。
他的主动语言少,词汇量也很少。按照正常的六岁孩子来说的话,是非常的欠缺的,他当时的说话能力啊,也就可能是正常孩子三四岁的一个水平。
然后,问他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他都听不懂,比如说一种颜色的分辨,纸板是什么颜色啊;还有一个是简单的物品归类,他也都指认不出来。有的虽指认出来了,但也表达不出来,很让人捉急啊!”
根据孩子的一系列的表现,诊断为发育障碍,伴随着智力低下的问题。
“我们就决定给孩子进行康复训练,治疗方案分为四种,包括:听力统合、个别化训练、感觉统合一对一,药物治疗。
整体分为两个阶段,前期阶段呢我们主要是给孩子做一个听筒的一个治疗、感统的训练以及后期的个性训练、物理治疗。”
那什么是听筒治疗、感统治疗呢?
感统老师小韩告诉我们,“针对孩子的感觉合训练、注意力分散的情况。我们采取团体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主动的参与进来。在跳跃、翻滚、攀爬等运动中,锻炼孩子的前庭平衡觉、协调力、本体觉、各部分肌肉力量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使孩子身体各种感觉通道充分接受刺激,促进其大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有效统合,并作出适应性的反应,同时也起到提升孩子注意力的作用。

比如说会让孩子做一些滑板、踩车,还有就是平衡台,平衡台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力量;像踩车一样也可以训练下肢力量;像滑板的话可以训练孩子的前庭能力。以上就是一些针对孩子的感统训练的一些针对性项目。”
孩子在玩这些康复训练游戏时,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五颜六色的颜色能够刺激孩子的视觉、感官系统,可以很好的帮助孩子去分辨颜色、事物,作出反应。
后期阶段主要是采用物理治疗。例如陈医生会跟琦琦单独做一互动项目,另外还会安排一些语言学习的课程,比如让琦琦试着拼读写一些日常单词,慢慢的积累单词后,试着让琦琦跟医生对话一段时间。
期间奶奶说,康复训练一个月后,发现琦琦在语言方面明显有所增加,脸上的笑容也变多了。“当我主动跟琦琦讲话时,琦琦能够给出回应,并且回应我的对话。”
接下来的几个月,琦琦一直住在医院,每天都在接受康复训练。我们的摄像师也定期的针对琦琦做一个个的采访,见证着琦琦的一步步进步。
我院在遵循国际先进的康复理念,以专业评估为基础,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按照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科学地设置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语言、认知、发音、记忆与思维拓展以及社交活动等各方面。确保在幼儿发育的“关键”期,为孩子早日融入幼儿园、小学做好准备,进行全面、个性、专业的康复训练。
每年都举办一些关爱孩子的活动,例如自闭症活动、关心桥公益基金捐款活动,服务于孩子。自关心桥公益基金成立以来,共有近100名儿童和家庭受到活动援助。
以及我院成立的“赛鸥复旦儿童关爱基金”用于对0-18周岁的自闭症谱系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滞、智力低下、认知障碍、发育障碍等发育行为疾病患儿,从专业评估到康复训练展开全方位不间断的援助,帮助患儿早日康复,回归正常生活、融入社会。
这次琦琦正好符合赛鸥公益的帮扶条件。琦琦爸爸一听说有这样好的事,主动申请了公益帮助。琦琦爸爸说,“家里条件确实如此,小孩看病也要开销不少,家里也还有老人要照顾,如果可以申请到基金帮助那可以减轻此次治疗费用,为家里减轻点负担,所以啊一定要申请这个公益的帮助。”
于是在赛鸥公益的工作人员帮助下,琦琦顺利的申请到了基金帮助。琦琦爸爸说,“这长达五个多月的治疗,对我们家庭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有了赛鸥公益基金会的帮助,经济上不用太担心,可以让孩子好好的接受医院的康复训练了。感谢医院、感谢赛鸥公益。”
经过五个月的治疗,琦琦进步了很多。日前奶奶带着琦琦来医院复诊,琦琦能够较好的分辨事物,性格变得开朗多了,能够主动跟人打招呼。
五个多月的相处,医护人员们对琦琦每天都有新的认识,琦琦也更愿意跟医护人员敞开心扉的聊天、玩游戏、一起学习。这期间有欢笑也有困难,好在琦琦的康复训练效果很好,让医护人员觉得这期间的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应的。
愿琦琦未来能够勇敢的克服困难、努力向前走。
|